一、案例概要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三方联动四步走”模式成效显著。“三方联动”即政府、银行、企业协同发力,政府搭建平台、出台政策,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优化审批流程,企业盘活知识产权资产,三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四步走”以“广宣传、挑重点、谈细节、精准贷”为路径,通过广泛推广政策、精准筛选目标企业、深入定制融资方案、靶向发放贷款,高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激发创新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主要做法
一是广宣拓面。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等平台发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解读、成功案例视频、动画科普等内容,利用短视频平台扩大传播范围;开设线上专栏,实时更新融资动态和政策资讯。结合“4·26知识产权日”“质量月”等节点,举办专题宣讲会、政策解读会;深入工业园区、孵化器开展巡回宣讲,发放宣传手册,让企业了解到知识产权建设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更加重视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增强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普及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政策,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公众知晓率和社会认可度。
二是精访锚点。通过“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组建走访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对企业开展“一对一”走访,了解企业知识产权持有情况、融资需求及面临的困难,并通过线上问卷、线下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收集企业在发展中的痛点问题,比如,企业虽有融资需求但对知识产权保护和质押融资政策了解不多、银行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政策但贷款意愿不强、融资担保机构提出知识产权资产价值评估难等实际问题。通过“一对一”走访,建立“一企一策”台账,做到底数清,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三是深商破题。对有贷款需求而银行不便提供贷款的企业,通过全面了解企业品牌建设、授权专利情况以及企业融资需求,建立企业质押融资需求台账,县市场监管局向银行推荐拥有商标、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信用度较高的企业,并多次和多家银行机构进行洽谈,分析企业融资案例,探索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和模式创新,推动银行开发专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推出“抵押+质押”“信用+质押”知识产质押融资创新服务产品,有效消除贷款机构的风险顾虑,让质押融资的基础更加扎实。
四是准贷赋能。根据企业融资需求,联合县金融办多次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需精准对接会议,积极搭建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做好需求与供给端匹配,“政银企” 三方联动,部门居中协调,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达成贷款意向,让企业、金融、担保等机构在平台上实现实现面对面沟通交流,达成合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价值作用。
三、工作成效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给创新型小微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缓解了企业运营的燃眉之急,对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三方联动四步走”工作模式,为3家民营企业解决质押融资贷款1600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下一步,渭源县市场监管局持续完善协调工作机制、优化业务流程,让知识产权质押贷发挥更大的作用。(渭源县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