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江西省德兴市坚持以企业感知为导向,转变“政府端菜”模式,围绕影响企业感受的堵点问题,推行涉企服务增值化改革。 二、主要成效 涉企服务增值化改革开展以来,在执法方面,企业接受执法检查次数同比下降35%;在缴费方面,建立了统一的收费清单,实现了“每个部门涉企收费一张清单全覆盖”,清单以外无收费;在诉求解决方面,共受理企业诉求514件,按时办结率达100%,企业满意度达100%;在惠企政策方面,兑现办件量183件,涉及企业173家,资金累放量1968.3万余元。改革以来,市场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50.66%。 三、主要做法 (一)变“多头检查”为“综合监管”,涉企执法“一次到位” 一是健全检查机制。由县、乡两级涉企执法部门根据“最少必要”原则,每月制定月度行政检查计划,并报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审核、调整。不定期对被检查企业进行随机抽样回访,确保实际检查事项与备案事项一致。二是规范检查流程。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及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执法信息交流共享机制,进一步扩大多部门联合监管范围和频次,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切实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三是提高检查温度。推行行政检查“白名单”“豁免期”“首违不罚”制度,通过“精准化筛选、差异化监管、柔性化执法”,构建“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新型监管模式,呵护企业健康成长。 (二)变“账目不明”为“有据可查”,涉企收费“一费统征” 一方面,建立收费明细“一清单”。通过表单梳理、数据比对等方式,修订完善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明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主体等信息,实现一张清单全覆盖。“清单之外无收费”。另一方面,推动费用清缴“一次收”。根据收费清单计算企业应缴纳费用,整合税务及涉企收费事项,实现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和基金的统一审核、统一征收。 (三)变“分散作业”为“集成作战”,涉企诉求“一站响应” 一是畅通收集渠道来源,问题“一口子”收集。专门设立企业诉求解决平台“企业之家”,将过往线上平台和线下方式收集的涉企问题“一口子”纳入“企业之家”解决。二是创新分类解决机制,问题“一站式”解决。建立“123”限时办理机制。对简单问题,要求承办单位1个工作日内办结。对一般问题,要求主管部门牵头,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对复杂问题,要求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或明确解决方案,并纳入问题清单常态跟进、闭环销号。三是建立评价回访机制,问题“一条链”闭环。设置工单办结满意度反馈功能,不定期通过“电话+现场”实时回访企业。建立“好差评”体系,市营商办视满意度评价和回访情况跟进监督,并对办理过程中推诿塞责、滥用职权等行为报送市纪委监委。 (四)变“信息孤岛”为“数据共享”,涉企政策“一键直达” 一方面,一个平台看政策。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惠企政策向“政策一键直达”平台归集,集中发布涉企政策要点,实现企业轻松找政策。另一方面,一网申报享政策。推行惠企政策“一键”匹配、“一秒”推送、“一站”服务,对奖补范围明确、审核标准清晰、比对数据齐全的惠企政策实行“免申即享”,对确需企业申报的惠企政策,开展事项化梳理,及时编制发布办事指南,方便企业快速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