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市以“一流环境”回应时代之问,以“一号改革”凝聚奋进之力,以“一路春风”温暖企业之心。创新实施“面对面、微服务、双对标、合力团、全闭环”五大亮点行动,紧握改革之笔,饱蘸创新之墨,在中原大地上挥毫书写营商优化的“濮阳答卷”。
从“一码集成”改革、“开门营商”获国务院、省政府通报表扬,到全国首份中马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落地,再到企业满意度持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濮阳正以昂扬之姿、创新之策、务实之举,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崭新篇章。
创新“面对面”,架起政企互动“连心桥”。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高频互动为抓手,推动惠企纾困从“被动应答”转向“主动问需”,实现制度供给与市场期待同频共振。面对面问需定计,让企业家站“C位”、当“智囊”,199名优秀企业家入选“营商环境智囊团”,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全过程,确保政策精准滴灌、直抵人心;面对面宣讲政策,建立“宣讲+兑现”机制,推动惠企资金精准直达,今年兑现资金1283万元,惠企97家,彻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面对面纾困解难,对全市38.2万户市场主体开展全覆盖走访,领导分包推进企业难题破解,“督查干部一线访企”精准发力,1764条诉求高效解决,190项针对性措施陆续出台,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质增效,实现了从解决“一个问题”向化解“一类问题”的深刻转变。 深耕“微服务”,办好利企便民“心头事”。坚持从“小切口”破题,向“微改革”发力,每季度推出一批见效快、感受强的“微服务”事项,141项暖心举措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力破解“难点”,“一照通投”“一码办理”在方便企业办事同时为企业节约成本30余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掌上办”新增贷款6.6亿元,助力339家市场主体茁壮成长,扶持带动4852人就业创业;积极化解“堵点”,强力推进政务热线整合,群众诉求办结率、满意度均为100%。全面打通国家至县四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100种高频电子证照“免提交”,基本信息“免填写”,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消除“痛点”,“企业宁静日”制度严控行政检查,抽查事项、抽查单位同比大幅下降89.7%和77.8%。推行公安、社保等24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周日办”,评价满意率达100%,全力破解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 坚持“双对标”,点燃改革攻坚“强引擎”。树立“对标一流、争当标杆”的鲜明导向,先后推出75项全省创新、全国领先的改革成果,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向纵深发展。精准对标学经验,深入借鉴厦门、上海等先进地区及省内地市最佳实践,明确赶超路径。濮阳不动产登记改革持续领跑全国,改革举措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创新转化促提升,“一码集成”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开办即准营”,服务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信息“码上直达”,获国办通报表扬;全域竞进创品牌,“黄红绿灯”信用修复、不动产“掌上办”等“国字号”成果频出,“秒批秒办”、“评定分离”等特色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形成了百花齐放、亮点纷呈的生动局面。 构建“合力团”,绘就共建共治“同心圆”。坚持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推动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强化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高频调度、靠前指挥;深化部门协同,“营商+”监督新模式精准护航,联合纪委监委开展营商环境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累计收集并解决问题176项;人大政协开展深度监督传导压力,询问单位6个、专题视察4次;实施全域联动,创新开展豫鲁毗邻地区政务合作,推动服务下沉至基层,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构建起市县乡企四级联动、同向发力的“大营商”工作格局。 落实“全闭环”,筑牢优化环境“硬支撑”。创新构建“营商、督查、考核”三位一体全闭环工作体系,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坚实保障。建立“收集—督办—整改”闭环,投诉举报线索限时办结、满意率100%。建立“监测—反馈—提升”闭环,常态化监测精准识别短板,跟踪问效推动持续改进。建立“考核—激励—问责”闭环,出台《关于真抓实干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出发的若干措施》,树立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极大激发了全市上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内生动力。 潮涌中原,濮帆正满;营商沃土,育企成林。濮阳将继续以“扶企惠民若水善政”的温度、“改革攻坚矢志创新”的锐度、“闭环落实善作善成”的力度,持续栽梧引凤、筑巢暖企,全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濮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