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 各地政法机关打出组合拳推动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更新时间:2025/9/18      浏览:

5月21日,商务部发布《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四方面16项政策举措,把国家级经开区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力争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的示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各地政法机关积极创新服务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探索推出多项务实举措,全力营造稳定、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立足国家级经开区战略定位,创新打造“经心护航”检察品牌,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法治保障。2024年以来,该院办理涉企案件54件112人,帮助企业挽回损失200余万元。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今年1月至8月,集中履职办理知识产权案件14件。

……

为进一步优化国家级经开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各地政法机关坚决筑牢企业发展安全防线,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以法治利剑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我院与滨海新区公安局、滨海新区法院、中国人民银行滨海新区分行等七个部门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围绕案情互通、信息共享、执法互助等建立常态化合作协调机制,打通部门信息壁垒,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打击经济金融类犯罪。”滨海新区检察院检察长张云琦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该院构建以“线索通报+类案检索+联合会商+风险提示”为主要路径的恶意诉讼协同治理模式,实现法律监督关口前移、案件风险协同研判、惩治措施一体推进。

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的酷乐公司(化名)是国内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其研发销售的“酷派”品牌木质立体拼接玩具受到市场追捧。

2023年底,消费者王先生向酷乐公司反映,自己在某网店购买的“酷派”玩具与公司实体店品质不同。酷乐公司经鉴定确认,王先生网购的这批玩具为盗版,侵犯了其注册商标权,遂于2024年3月报案,警方随即立案侦查。经警方查明,假货源头指向原酷乐公司客服主管刘某,其辞职后伙同他人擅自复制热销玩具并出售给多人,销售金额高达359万余元。

2024年8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刘某等3人批准逮捕,于2024年11月8日提起公诉,当地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80万元。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分别向酷乐公司、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加强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反不正当竞争的检察建议,均被采纳。今年8月7日,办案检察官对酷乐公司进行回访获悉,该公司已根据检察建议逐项完善了风险管控制度。

提升纠纷化解效能

“我们同意调解方案。”7月11日,随着屏幕两端企业代表的共同确认,一起纠缠近一年、标的额达533万余元的买卖合同纠纷迎来转机。

从线上调解到达成协议仅用两小时,从司法确认到货款全部结清不超过17天——这起诉讼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法官与特邀调解员的协同推进下,迅速找到了圆满的解决方案。

面对商事纠纷频发带来的诉讼压力,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创新打造“法耘暖商”司法服务品牌,构建起“法院+商会+专业调解”的立体化纠纷化解矩阵。通过联动工商联及8家行业商会,法院将调解触角延伸至企业“家门口”,利用商会熟悉行业规则、掌握企业需求的特点,有效克服调解过程中的“效率瓶颈”。

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副院长曹黎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法院通过先行调解累计化解商事纠纷3749件,其中调解成功3012件,撤诉737件,实现便捷、实质性化解商事纠纷,为企业降成本、减诉累。

为更好地化解金融纠纷,护航实体经济发展,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人民法院)建立“经贸融合”金融审判工作机制,包括建立“法院+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联动机制,创新“预防、调解、速裁、执行”全链条闭环解纷模式,通过源头预防、前端调解、繁简分流及联动执行,为金融主体提供多元高效解纷路径。自该模式实施以来,郑州经开区法院金融纠纷的调解成功率达到31.03%,速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10天,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

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司法局)多层面吸纳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各行业领域专业人才进入调解队伍,推动调解队伍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升级;联合当地法院,建立制度化调解流程指引,制定最优解决方案,有效提高解决矛盾纠纷的效率。

构建多元保护格局

如何进一步拓宽经开区法律服务覆盖面,确保法治供给与市场主体法治需求的精准匹配?对此,各地政法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队伍下沉,协同联动凝聚护企安企合力,构建多元保护格局,打通经开区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面对知识产权侵权、商业秘密泄露、内部贪腐等企业“成长的烦恼”,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于2024年初创新推出一次原因分析、一套对策建议、一轮堵漏建制等“六个一”企业防案顾问工作机制,已为18家企业提供“防案锦囊”,法治服务惠及企业500余家。

8月28日,在黑龙江省司法厅的支持和帮助下,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工作站正式设立。该工作站聚焦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整合律师、公证、仲裁、调解等资源,打造“全链条、全周期、精准化”的法律服务模式,通过定期开展“法治体检”、组织专项培训等方式,为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力。

与此同时,各地积极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保证法治服务措施的有效落地。天津滨海新区检察院紧扣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链条,与天津市法学会、滨海新区法院、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局、滨海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家单位签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六方合作框架协议》,形成“司法+行政+行业协会”多位一体的保护格局;2025年以来,哈尔滨新区司法局联合区民社局、区总工会,组织哈尔滨仲裁委、律师事务所、新区公证处等组成志愿服务团队,形成服务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从江南水乡到塞北大地,从东部沿海到内陆腹地,政法机关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企业权益保障机制建设,有效提升经开区的法治服务水平。

随着一系列法治“组合拳”的落地见效,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正不断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确保经开区沿着法治轨道行稳致远。(杜洋)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cysjc@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九二时间园区C1栋

邮编: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