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静宁:打造实训基地 破解“用工难”

来源:平凉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更新时间:2025/9/2      浏览:

为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解决企业落地后技能人才需求痛点,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按照“引资+引才+促就业+助发展”的工作思路,建成了集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公共实训基地,有效解决了企业用人初期的技能适配难题,让实训基地这个“小切口”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大窗口”,真正实现“小平台”承载“大功能”。

一是“政企地”联动,为企业降本增效添动力。按照“政府主导、公益定位、市场运作、多方协同”的运营模式,静宁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公共实训基地运营管理办法,引入第三方组建公共实训基地管理机构,与平凉开放大学静宁学院等机构建立共享机制,联合农业农村、林草、妇联、工会等部门,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等劳动者提供技能实训、技能评价、竞赛集训、就业指导和补贴性技能培训等服务,配备培训实训设备650台(套),设电子商务员、果树工、家畜饲养员、电工焊工、汽车修理工等20个工种实训室,年培训能力10000人次。

二是“土特专”结合,为县域人才供给拓途径。按照“南果北牛中部菜”产业发展现状,重点设置果树工、家畜饲养员、蔬菜园艺工等工种实训室,打造陇东南地区以苹果栽培、红牛养殖、蔬菜种植为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兼顾设置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和电子商务员等工种实训室,将技能培训贯穿产业链发展全过程,同时引导优质特色工种或产业入驻基地,吸纳传统手工艺制作作坊或个人,为广大劳动力提供多元化实训便利。截至目前,基地开展各类活动和培训20余场次,培训各类人员3600余人次,学员就业率保持在60%以上,辐射带动500余人实现稳岗就业和提技增收。

三是“传帮带”互促,为就业产业双赢趟新路。以就业为导向,与苹果加工企业、电商企业、制造企业等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提供“技能培训+等级评价+就业服务”全过程服务,为广大劳动力传授专业技能;结合“静宁苹果”地理标志和“静宁果农”劳务品牌,帮助建成静宁果农服务站、果农网信新农人直播室,聚焦电商运营、直播带货、短视频创作等实用技能,开展直播带货、电商运维、品牌建设等方面技能培训,帮助引导广大果农从“会种”到“会卖”,培训直播人才1200余人次,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40%,助力静宁果农实现“家门口创业、全网域增收”,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片”。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cysjc@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九二时间园区C1栋

邮编: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