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切实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痛点,保障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云南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聚焦企业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于2025年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保企业用工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十项举措”)。该系列措施旨在构建精准、高效、常态化的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体系,打通人力资源供需堵点,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一、核心举措(“十项举措”) 专员驻企,精准对接。组建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专员”队伍,定点联系重点企业,设立“企业用工需求联络员”,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专员定期深入企业开展用工需求调查,动态掌握缺工情况,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确保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响应、问题高效解决。 靶向引才,集聚动能。实施“高新区人才集聚计划”,制定专项引才政策,重点面向高层次人才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通过搭建引才平台、优化引才环境,精准吸引关键人才流入,为区域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核心智力资源。 常态摸排,需求速递。建立“月度用工需求调查”机制,将调查工作融入“企业服务日”活动。重点聚焦规上企业和重点项目,动态更新企业人才需求清单,形成常态化服务数据库,为精准匹配奠定坚实基础。 实名建库,精准匹配。建立覆盖辖区的“招聘需求对象实名信息库”,推进就业实名制管理。动态采集更新劳动者基本信息、技能特长及就业状态,构建区域人才“精准画像”,为供需双方提供高效、精准的匹配数据支撑,提升人岗适配效率。 定制服务,一企一策。推出“点单式”精准帮企服务。组建专项工作组,通过实地走访、发放服务清单等方式,深度剖析企业在用工保障、政策落地中的痛点难点,“一企一策”制定解决方案,有效破解企业个性化难题。 多元招聘,精准触达。提供“定制化招聘解决方案”。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及岗位需求,量身设计招聘策略,整合线上招聘平台、线下专场招聘会、校园招聘活动等多渠道资源,实现招聘信息精准推送与高效对接,显著提升招聘成功率和人才质量。 政策直达,普法护航。推行“惠企政策与法规普及月月送”活动。每月举办政策宣讲会,通过现场解读、资料发放等方式,确保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阶段性降费率、创业担保贷款等惠企政策应知尽享、应享尽享。同步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增强企业规范用工意识,源头预防化解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六个一”机制,闭环服务。创新构建“六个一”用工服务长效机制: 一团队:组建专业服务专员队伍。 一调研:每月定期开展企业需求调研。 一个库:建立动态更新的企业用工实名数据库。 一轮帮:每年开展一轮全覆盖精准帮企服务。 一交流:每年组织一次企业用工服务经验交流活动。 一个码:建设“楚雄高新人才码”,实现招工,人才申报等一码通办。 该机制形成“需求收集-精准服务-效果评估-持续优化”的服务闭环。 动态监测,预警在前。建立“企业用工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定期监测分析企业用工总量、结构、流失率等关键指标,识别人力资源短缺、关键岗位流失等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并协同企业制定应对预案,保障企业用工稳定性。 评价问效,持续优化。建立“用工服务质量评价反馈机制”。系统收集企业和求职者对各项用工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及意见建议,定期分析评估服务效果,作为优化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的重要依据,推动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二、实施成效 自“十项举措”实施以来: 企业用工保障显著增强。有效缓解了区内重点企业,特别是有效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企业的“用工荒”问题。2024年共解决企业用工2578人。2025年1-5月份解决企业用工675人。 人才引进质效提升。人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24年引进高层次人才89名,紧缺技能人才164名。 服务精准度与满意度提高。 “一对一”服务、定制化招聘广受企业好评,服务响应速度与问题解决效率大幅提升,企业满意度调查达99.8%。 政策红利充分释放。惠企政策知晓率和兑现率显著提高,协助企业享受稳岗返还224.7万元,降低社保成本678万元。 劳动关系更趋和谐。企业规范用工意识普遍增强,劳资纠纷发生率下降35%。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稳定、高效、便捷的人力资源服务成为楚雄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亮丽名片,增强了企业投资和发展的信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经验启示 楚雄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十项举措”是基层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市场主体的生动实践,其核心价值在于: 系统性思维。覆盖了从需求摸排、人才引进、精准招聘、政策落地、风险预警到服务评价的企业用工全生命周期,构建了闭环服务体系。 精准化服务。通过“专员驻企”、“实名建库”、“定制服务”等,实现了服务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极大提升了服务效能。 机制化保障。“六个一”工作机制、常态化监测评价机制等确保了服务的持续性、稳定性和不断优化。 创新性实践。将实名制管理、定制化招聘、用工监测预警等融入服务体系,体现了服务理念和手段的创新。 政企协同。通过设立企业联络员、深入走访调研等方式,建立了紧密的政企沟通桥梁,服务更接地气。 楚雄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实施的“保企业用工十项举措”,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有效路径。其系统性、精准性、创新性的服务模式,为各地破解企业用工难题、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效能、营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楚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