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创新“1+N+N+”金融服务模式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来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数字城市部(行政审批服务局)、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营商环境监测济南起步区站      编辑: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数字城市部(行政审批服务局)      更新时间:2025/9/17      浏览:

一、工作背景

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起步区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服务、重大项目导入、黄河生态修复治理等领域开展谋划建设,资金需求体量巨大,但区域内企业却普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综合成本偏高、传统信贷难以匹配其大额度、长周期的资金需求等痛点,在此背景下,起步区创新构建“1+N+N+”金融服务体系,以财政金融部为核心,联动N家金融机构,延伸N+服务生态,系统性破解融资困局,全力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1”个核心驱动,财政金融部统筹引领,强化政金企协同效能

招引金融机构扩容服务网络。起步区已经落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九家银行机构,依托网点布局与人员优势,扩大实体服务覆盖面,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同步推动区内各银行机构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为区内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如各银行相继推出创业担保贷、惠农贷、攀登贷等产品,优化服务流程,推广线上业务,压缩办理时限,提升服务质效。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印发并实施《“风起青蘋 润企华章”——济南起步区主题服务臻品行动清单》。聚焦企业融资痛点,举办“金融会客厅”“金惠齐鲁 相约鹊华”起步区重点项目投融资对接会等系列特色活动,邀请AIC基金等投资机构,组织项目方路演,搭建多元化融资平台,推动产业和资金对接,推动产业与资金精准匹配。

深化金融政策直达。印发《起步区金融辅导队与街道联动工作机制方案》,举行金融辅导队授旗仪式,推动区内9家银行金融辅导队开展金融辅导工作,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辅导对象,编制重点产品政策手册,及时向经营主体精准推送、全面解读,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二)“N”家机构协同,多元主体联动,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

银团贷款破解重大项目融资瓶颈。针对重点招引企业的融资需求,强化银行机构协同,组建银团开展专项对接,实施“一企一策”授信方案,为重点招引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在示范区城市更新贷款中成立银团,共计审批贷款额度60余亿元,通过协作深化资源整合,为起步区重点项目提供金融资源保障

特色金融产品精准滴灌。围绕企业差异化需求,推出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效。如建设银行聚焦绿色低碳、节能降碳等重点领域,深入项目一线了解对接,完成国家电投济南氢能公司氢燃料电池项目首笔信贷资金投放。

全流程攻坚融资堵点。全量梳理起步区重点项目,按照“未融可融、已融可再融、无法融资”三类标准分类,组建“2+4”金融机构项目融资提升服务队,采取“面对面”“背靠背”方式精准对接。针对融资难点,金融机构建立授信审批绿色通道,加快放款进度。其中,城中村专项借款放款金额位居全市各区县首位,基本保障“两年三节点”任务目标交付前资金需求。

(三)“N+”生态延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破题,构建全链条服务生态

高贴息降低融资成本。聚焦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动知识产权价值转化,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提供LPR20%的区级贴息支持,叠加上级贴息政策后,大部分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贴息后实际承担的利率在2%以内,打造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最低息”。政策实施以来,起步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同金额已超过2亿元。同时,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明细台账,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贴尽贴”,提振企业融资信心,显著减轻企业负担。2022年以来,起步区知识产权惠企资金达到129.2728万元,惠及企业18家次。

全链条服务优化知识产权生态。开展商标、专利、版权、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集中统一管理改革试点,建设全市首个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实施起步区专利导航暨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创新开展“知识产权定制化服务”,构建起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基本框架。制定知识产权促进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设立专利维权司法案件补贴,对胜诉的企业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补贴,支持企业积极进行知识产权维权,降低维权成本,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全链条服务体系

三、工作成效

起步区通过1+N+N+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构建起全周期、多维度资金保障系统既覆盖项目前期筹备至建设运营的全阶段资金需求,又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分散风险,实现金融资源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cysjc@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九二时间园区C1栋

邮编: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