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新:探索链上多元赋能改革 助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来源:吉安市营商办、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营商环境监测吉安站      更新时间:2025/7/4      浏览:

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超纤新材料、锂电新能源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推出“链上多元赋能”改革,通过构建“一链一党委、一链一平台、一链一配套、一链一专班”四大机制,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集群发展,形成了“链式赋能、多元协同、全链提升”的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2025年1-5月,两大产业新入规企业占全县新增规上企业的50%,产值增速达48.5%,是永新县规上工业增速的9倍,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7.1%;两大产业战新产值增速86%,占规上工业战新产值的比重达48.64%,带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稳居吉安市第一方阵,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一、在党建赋能机制上“下功夫”,筑牢链上红色堡垒

一是构建“一链条一党委”组织体系,由工业园区管委会班子成员任书记,链主企业党组织书记任副书记,吸纳10余个上下游企业及职能部门党组织为成员,建立党建联席会议机制,设立6个党建联系点,解决技术攻关、用地审批等难题50余项。二是打造一站式“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企业家会客厅、人才工作站等功能区,开展“书记沙龙”“技能比武”等活动30余场,推动26名党组织书记进入企业管理层,6名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实现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

二、在科创赋能平台上“做文章”,激活创新转化链条

一是推行“四级递进”培育机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政策辅导,帮助完善研发台账;对高新技术企业量身定制培育方案,如协助华昊新能源分别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对瞪羚企业建立种子库,通过政策倾斜加速成长。二是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与四川大学共建产业研究院,聚焦合成革共性技术攻关;探索“研发在外地、转化在本地”模式,依托科创飞地引进高端人才团队8个,转化技术成果12项。三是实施“揭榜挂帅”攻关机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突破,华昊新能源攻克高倍率电池技术,使产品充放电效率提升至95%以上,泽晞新材料研发的环保型合成革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成本降低40%。

三、在政策配套体系上“求突破”,优化产业生态环境

一是创新“精准滴灌”招商模式,围绕产业链图谱靶向引进超纤新材料项目10余个,形成以华昊新能源为龙头的“龙头带动、中小企业支撑”生态,华昊新能源获评市级链主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年产值超20亿元。二是深化“管委会+平台公司”改革,组建“1+N”平台公司体系,为园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超亿元,推动政企分离、市场化运营,如两益公司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解决企业拎包入驻需求。三是强化产学研对接,推动华昊与南昌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天卓、泽晞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人才结对机制,鑫戬科技在江西科技职业学院设立“订单班”,雄屹皮业与四川大学石碧院士团队开展技术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30余名。

四、在专班服务效能上“见真章”,打造闭环服务链条

一是建立县领导领衔的产业链专班机制,实行“一名链长、一个牵头部门、一套机制、一抓到底”模式,新材料、新能源两大产业办累计协调解决问题120余个,推动巨联环保扩建项目提前投产,年处理废有机溶剂能力提升至68.4万吨。二是推行“亲清码”数智监督,实现涉企执法全程留痕、企业评价实时反馈,减少重复检查70%以上,为企业减负超5000万元,获评吉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三是健全“四张清单”服务机制,通过企业服务热线、走访收集问题,分类交办至相关部门,如针对晟瑞新材料公司欠薪纠纷,专班联动多部门30天内化解160万元欠薪问题,助力企业撤回破产申请,保障153名员工权益。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123133

邮箱:ccysjc@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九二时间园区C1栋

邮编: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