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信用引擎

书写园区高质量发展“信”篇章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园区为试点,以制度为引领,以数据为支撑,以应用为抓手,高效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园区管理相结合,构建了“1+N”的园区信用制度体系,开发建设了集查询、监管、应用“三位一体”的信用服务平台,拓展了招商引资、政策申报、金融等多个领域信用应用场景,共建14项信用惠企措施,充分发挥信用在提升园区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作用,助力园区以信招商、以信留商、以信强商。

一、主要做法

(一)制度引领,构建“信用+园区”新发展模式

构建了“1+N”的园区信用制度体系“1”指的是《“信用园区”建设方案》,明确了示范创建工作各项重点任务、责任部门的时间要求,明确了涉及各部门的24项任务清单N”指的是“信用园区”建设、管理、经营全流程的一系列管理办法,涵盖了信息归集、信用应用、守信激励、诚信宣传等各项重点工作,全方位构筑信用园区建设制度体系。

(二)数据支撑,打造信用园区数字化“引擎”

1.搭建平台,建立多维度数据采集通道。搭建园区企业信用服务平台,以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为基础,以企业自主填报、园区管理数据、专项数据采集等为补充,全方位归集园区企业信用信息,建立标准化信用档案。截至目前,累计归集园区内400余家企业的许可审批、监管执法、社保税务等各类信用信息4.2万条。

2.精准“画像”,构建信用动态监测机制。为进一步发挥信用信息的应用价值,园区以国家标准和地方政策法规为依据,结合园区自身特点及使用需要,同时兼顾企业经营管理、财务分析、风险分析等维度,构建精准的企业信用报告和企业信用评价等级。各部门在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财政资金扶持、评先评优等工作中对企业开展信用信息查询服务200余次,依法依规全面落实联合奖惩举措,实现信用信息高效“聚、通、用”。

(三)应用赋能,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信”动能

以信用为纽带,汇聚重构园区和企业各类发展要素,打造园区“招引—监管—应用”全链条信用服务样板,实现“以应用促信用、以信用促发展”。

1.信用+招商引资。在园区招商环节,对拟招引企业开展信用评价,从基础信息、商业信用、经营行为和完税能力等方面分析研判企业信用状况,预测信用风险,实现精准招商,优先招引信用等级高或信用良好的企业,及时识别信用表现不佳的企业,提升招引企业质量。

2.信用+公共服务。制定《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诚信激励细则》,为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提供减免租金、享受优惠、免交押金、降低门槛等17项措施。创新与信用评价相匹配的惠企政策,为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政策申报环节提供“不申即享”以及“先享受、后核查”的便利服务,形成“越守信,越支持;越守信,越发展”的良性循环。

3.信用+金融服务。设立了金融服务工作站,为守信企业提供免费融资咨询服务,为每个有需求的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对融资需求和融资进度进行全流程跟踪服务。根据园区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将信用评价良好的“白名单”企业精准推送给银行,合力推进以信授贷。同时积极开展银企精准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依据企业信用状况提供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帮助守信企业享受更优惠的利率、更便捷的服务。

4.信用+纳税诊断。线上为企业纳税信用诊断服务,指导企业一键获取纳税信用评分、风险清单及改进方案,线下开展税务培训与企业纳税信用“健康体检”

5信用+政策培训。为企业开设线上“政策直播间”与“合规知识库”,定向推送行业政策,提供线上培训课程。

6.信用管家服务。对企业提供失信提示和信用管理咨询服务,一旦企业出现失信行为,信用管家将第一时间向企业发出预警,并为失信市场主体提供全流程信用修复咨询,对信用修复进度实施可追溯、全流程跟踪管理,帮助企业重塑良好信用。

二、取得的成效

(一)创建申报,跻身首批信用管理典型园区。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起步区园区代表积极申报创建山东省信用管理典型园区,并按照创建指标要求推进各项工作。制定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信用建设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先后多次前往园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与崔寨街道办事处及园区运营管理方进行座谈交流,明确工作开展过程中各方的责任义务,逐步推进园区信用建设各项重点工作2025年6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印发《关于公布山东省信用管理典型园区、街区(商圈)的通知》,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选山东省第一批信用管理典型园区(首批共16个),济南市唯一一个入选的园区,培育期一年,山东省将按照“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遴选优秀的信用管理典型园区认定为山东省信用示范园区。

(二)示范引领,树标杆迎八方考察热潮。起步区信用园区作为济南市信用应用亮点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山东省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市推进起步区建设工作专班、省信用中心,济南市、滨州市等发展改革委部门领导多次前往园区,对园区的信用建设经验做法进行参观调研,并给予高度认可、充分肯定,表示相关好经验、好做法要加强复制推广。

(三)宣传推广,擦亮起步区“信用园区”品牌。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园区目前已累计举办企业信用管理培训、信用修复进企业、银企精准对接、惠企政策讲解等活动近百场,相关经验做法被信用山东、信用济南等信用官方网站进行宣传报道;在山东省信用中心组织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题采访活动中,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重要参观点,被国家和省级主流媒体对起步区信用园区进行专题报道,并先后在央广网、中宏网、济南日报、朝闻天下、经济参考报、山东网、中国报讯网、中国消费网、起步区融媒体等媒体进行宣传推广,起步区“信用园区”品牌逐步打响。

(四)总结经验,参与各类信用评选活动并荣获奖项。《打造信用引擎 书写园区高质量发展“信”篇章》获评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获评2023年度济南市“信易+”信用惠民便企应用优秀案例、获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优秀案例;《诚信“小杠杆”撬动社会“大资源”》获评第二届美德山东信用山东公益海报设计大赛作品优秀奖。

(五)为企服务,让信用红利在园区充分释放。推动园区成为济南市园区信用数智赋能专项行动首个落地试点园区,打造“政协园企”四方协同机制,依托园区微信公众号,为入驻企业提供信用修复、融资对接、税务诊断、合规赋能与政策直达等一系列公益服务内容,让企业“足不出园”解决困难。除此之外,园区还在招商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落实信用差异化管理,优先招引信用良好的企业,为入驻的守信企业提供减免租金、享受优惠等激励措施,大幅提高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建立差异化优势。目前,园区已集聚企业600家,为信用良好的20余家入驻企业减免了房租、停车费、公寓租赁等费用。共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40余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余家,培育规模(限额)以上企业40余家,电商类企业近200家,科创及其它类企业200余家,2024年园区销售额超50亿元。充分发挥了信用对提高园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经营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促进优质企业聚集,实现信用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