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宁高新区立足区域发展特色,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突破口,立足行政效能、服务模式、数字赋能等政务服务领域,通过数据赋能、优化办理服务流程、工程建设项目“一件事”等改革举措,为企业和群众打造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体验,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一、数据赋能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开启指尖智慧政务新体验。一方面在全国首创“电子营业执照+移动入网”融合应用模式,整合市场主体16项登记信息,实现7类入网信息自动归集,累计帮助854户企业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完成业务办理。另一方面,为稳定房地产市场,创新开发“济e查·高兴购”服务平台,集成5大业务系统、56项核心数据,设置房产信息、VR全景展示等9大功能模块。平台上线以来,已助力350余户业主完成选房购房,促成11家企业厂房交易。通过实时展示项目全链条信息,同步归集监管意见,实现“随手看、随时查”的智慧服务体验,有效提升闲置厂房利用率。
二、优化办理服务流程“窗口办”升级为“身边办”,15分钟服务圈全面覆盖。紧紧围绕辖区10条标志性产业链和28条重点产业链,创新构建“一园一策、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政务服务机制。通过建设园区企业服务站,配备多层级“跑小青”服务专员,提供从企业注册到场景落地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形成区级、街道、园区三维“链式”服务体系;同步打造“1+5+N”政务服务网络,在银行、邮政等社会网点布设15个便民站点,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创新开展50余场“政务服务进市集”活动,将高频事项服务延伸至商圈市集,打造“移动办公桌”便民新模式。
三、工程建设项目“单个事”变“一件事”,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围绕个人全生命周期、企业全经营链条、政府部门全协同运转三大维度,持续擦亮“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重点推行“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服务改革。通过优化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等改革,全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济宁恒源智能新建车间项目企业申报材料减少58.3%、审批时限缩短87.8%,施工许可至水电报装全流程实现“云端极速审批”;全力打造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一件事”服务体系,为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及配套项目提供283区域评、“园区事·园区办”等特色服务,实现项目审批用时由35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工作日,前期手续平均节约60天,全过程办理效率提升50%以上,区域评估实现“零费用”。
四、系统集成推动“基础服务”迈向“增值服务”,全方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强化全域统筹、一站式配置、系统性集成,重塑为企综合服务平台体系,整合法律、金融等要素资源,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构建“1+X”多元协同政务服务机制。另一方面,上线企业服务综合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枢纽,设置专员服务端、平台管理端、企业用户端三大端口,企业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诉求上报、进度查询、政策匹配等全流程服务,形成“企呼我应”快速响应机制。同时平台同步提供“涉企知识库”等增值服务,集成政策帮扶、专业培训等八大功能模块,实现“进一个平台、享全域服务”。通过“一部电话、一个平台、一站式服务”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有服务,全力打造优质高效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