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务服务的前沿阵地,每一次高效响应都在为营商环境“加分”。不久前,新疆库尔勒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的一幕,正是当地优化营商环境、践行民生服务承诺的生动缩影。
一名蒙古族群众焦急地来到政务服务窗口,手持身份证紧急求助,需开具“一代与二代身份证号码为同一人”的确认证明。该证明是其办理退休手续的核心要件,若未能及时出具,将直接导致其退休待遇申领延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亦是营商环境中“服务温度”的直接体现。
窗口工作人员立即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核查户籍信息。系统显示,该群众2009年迁入本辖区时已换领二代身份证,依据规定,此类身份核验证明需由户籍原迁出地派出所出具。“您别急,我们来协调,绝不让您多跑一趟!”工作人员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迅速启动跨区对接,拨通了原迁出地派出所的电话。
然而,沟通刚起步便遇“堵点”。因辖区多次行政区划调整,该群众的户籍档案已划归至另一派出所,证明需由新归属单位办理。工作人员马不停蹄联系另一个派出所,对方翻阅大量历史档案后却反馈“未查到原始户籍底册”,并建议联系最早管辖地派出所。第三次跨区沟通依旧受挫,受地域划分、档案移交等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相关记录仍未找到。
群众办事陷入僵局,也给窗口服务带来不小压力。但“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绝不能让协调难题拖了后腿”,窗口负责人得知情况后当即接手。她敏锐判断:仅靠基层派出所单线对接难以突破困局,必须向上级统筹协调,以“跨层级联动”破解“跨区域壁垒”,这正是优化营商环境中“打破数据孤岛、强化协同服务”的核心要义。
随后,窗口负责人直接与迁出地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队相关领导对接,详细说明群众的急难处境、前期沟通卡点,以及证明对其申领退休待遇的关键意义,恳切请求协助查询原始档案。在她的全力推动下,该大队高度重视,立即部署专人开展档案排查。最终,在公安局档案室尘封的历史档案中,工作人员成功找到2009年前的原始户籍底册,两代身份证号码的一致性得到清晰确认。
难题迎刃而解。负责出具证明的派出所迅速依规办理手续,9月4日一早,这份“跨越县域接力找到”的证明便准时送到群众手中。“本以为得跑遍好几个县城,还担心办不下来,没想到你们全程对接,一天就解决了大麻烦!”群众特意致电致谢,话语里满是感激。
从三次跨区沟通遇阻,到向上协调突破困局,再到最终 “一日办结”,这场跨越县域的“档案接力”,早已超越了“办一张证明”的单一意义。它是“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路”理念的扎实落地,更是营商环境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担当” 的深刻转变,窗口工作人员主动联动、负责人精准发力,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服务,避免了群众往返奔波,大幅降低了办事成本。
营商环境的优化,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藏在每一次高效对接、每一次暖心回应里。新疆库尔勒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用一张证明的“办理加速度”,证明了政务服务的“民生温度”,更彰显了当地破除行政壁垒、提升服务效能的坚定决心,这样的“暖心加速度”,正是营商环境最坚实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