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关部门从推进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谋划下半年扩大内需具体举措等方面入手,为民营经济化痛点、疏堵点、强保障,以政策效力不断激发向前的推动力,助力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持续展现出新的韧性与活力。
平台经济监管要求进一步细化实化。8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的《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行为规则》从引导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规范价格标示和价格竞争行为等方面,为经营者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引,引导经营者自觉规范价格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光明日报》发文称,《行为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是加强和改善平台价格行为监管、推进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平台经济监管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行为规则》落地实施,将有效推动平台价格行为进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引导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平台生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行为规则》就经营者价格竞争行为提出要求,对低价倾销、价格歧视、价格欺诈、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在平台经济领域的认定标准作出细化规定,防止无序竞争扭曲资源配置和价格信号。《经济参考报》发文称,《行为规则》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的“反内卷式竞争”条款保持一致。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平台经济领域涉及的经营者众多,其价格行为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者价格行为作出一般性规定,但在平台经济领域如何更好落实,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实化监管要求,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引导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
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将完善。针对7月份投资、消费数据出现一定波动,在扩大内需方面,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否会有新的政策举措?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投资方面,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在4%—5%左右,实物工作量并不低;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等高端行业投资分别增长33.9%、16%、32.8%,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方面,下半年将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对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重大项目设定民间投资参股比例的最低要求,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实际上,今年以来,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持续改善。财政、金融、产业等领域一系列政策举措陆续出台,协同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实施。相关部门推出实用管用办法举措,如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向民间资本推介总投资额超3万亿元的3200多个新项目等,助力民间投资释放活力。《经济日报》发文称,民间投资的活跃程度,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经济体的内生动力。要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建设,以更大的发展空间稳定民间投资市场预期,更好发挥其在扩内需、稳增长上的促进作用。中国经济网评论称,接下来,还需进一步破除市场壁垒、优化营商环境,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降低制度成本,推动建立高效良性的民间投资工作机制,为民营企业在政策上解惑、环境上解压、发展上解忧。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才能让民间资本愿投、敢投、会投,从而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500强折射中国经济活力和韧性。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资产总额、净利润均较上年有所增长。新华社发文称,伴随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广大民营企业克难奋进、加倍努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整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报告显示,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提高至270.23亿元人民币;营收总额达43.05万亿元;户均营收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营收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105家,较上年增加8家;从经营效益看,民营企业500强净利润合计1.8万亿元,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增长6.48%。中国新闻网发文称,在内外部压力下,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依然实现规模与效益双提升,可谓“逆水行舟显韧性”。背后有三重因素协同发力,其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中央出台“民营经济31条”,各地精准推出纾困政策;其二,创新引擎加速运转,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其三,内需市场支撑有力,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叠加消费升级趋势,为民企发展提供了空间。在发展方式和创新活力方面,民营企业500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细分领域,并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经济日报》发文称,连续多年跻身500强榜单的企业,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战略前瞻性和转型升级主动性。500强中科技型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占比不断提升,凸显民营经济在创新驱动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积极进展,民营经济正向高端领域迈进。
我们也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加剧、投资收益下降等风险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让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还要为其创造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把握好政策目标、工具、时机、力度、节奏的匹配度,把政策红利实实在在送到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手中,就能实现更多的组合效应、叠加效应、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