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紧扣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产业“护航”举措,全县茶业实现量质双升。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县茶企、产量、产值、分别达到149户、11450吨、36.46亿元,同比增长5.67%、0.21%、8.93%;“紫阳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普及率达到100%。“安康富硒茶”品牌价值达到52.23亿元。
政务护航营商环境,企业办事跑出“加速度”。推行“二三一”政务服务新机制,“两域服务”,打造“秦务员·紫询员、阳光办”品牌,政务大厅内实行“6S”管理,推广“免证办、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及“24小时政务不打烊”,常态服务多场景需求,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大厅外围绕重点投资项目,走向企业主动开展审前指导、审中帮办、审后衔接,帮助解决经营认知不足、法律认识误区、缺乏专业咨询等问题,实现“办事不找关系、发展不进误区、经营不费周折”,持续稳健运行。“三审联动”,“审链互动”深化审批服务“减简双优”,再造流程,主动服务富硒茶产业链发展;“审审互动”,加强部门沟通联络,行政许可事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审管互动”,保持与监管部门常态联络,宽进严管事项达成共识,释放活力、形成自律。“一线应答”,持续深耕12345热线“6+6”模式,创新实施“预先判、重点督、随机访、社会评”工作机制,联动解决诉求。预先判,重大产业布局、重要产业政策等决策出台之前,根据社情民意观察、苗头性工单情况,未诉先办,减少热线投诉,变投诉为求助,变求助为咨询;重点督,针对企业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实“全过程、现场办”热线服务,重点督察效能,合理诉求“一办到底、办就办好”。随机访,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随机抽查访问,收集意见、总结经验,提升热线办理成效。“社会评”,聘请“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工作者、律师专家为致话人,反映薄弱环节,改进优化服务。
政策护航营商环境,企业发展拥有“强后盾”。出台《紫阳县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实各方责任,体系化支持茶企产业发展。夯实建设基础,政策适配范围内,配套必要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排污、仓储、宿舍、河堤等设施;积极为茶企投资项目争取政策扶持,支持做大做强。打通生产瓶颈,主动了解茶企用工需求,免费举办用工招聘活动,落实用工就业税费优惠政策;主动牵头对接中国农科院茶研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推动创新研发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执法检查,落实“非必要不检查”、“无资格不执法”、联合检查等机制,审慎包容监管。
金融护航营商环境,企业融资沐浴“及时雨”。建立茶企融资政银企协调联动、信息互通机制,创新茶业金融产品,新增“富硒茶叶贷”、“产业振兴贷”、“种植e贷”等金融产品;建立融资对接工作专班,每月收集汇总茶企融资需求,及时反馈辖区银行,组织召开融资对接协调会,集中宣讲金融政策、介绍金融产品、落实融资供求。今年以来,茶企已获贷22718万元,同比增长107.87%,茶企项目投资、鲜叶收购资金等难题有效破解。着力解决老年采茶工意外伤害风险大的问题,推出“茶叶采摘保”,被保险人年龄放宽至70岁,消除茶企用工后顾之忧。
司法护航营商环境,企业权益得到“硬保障”。紫阳法院开展“法官联企、法治赋能”专项活动,结合企业帮扶“六个一”、员额法官送法进茶企机制,精准对接企业司法需求,研判企业生产经营中涉诉风险和问题,为企业发展添动赋能。县检察院创建“硒谷紫阳.检护茶香”知识产权保护品牌。知识产权“快保护”,搭建企业诉求“直通车”,利用12309检察服务中心,打造“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依托《12345热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移送工作机制》,检察服务与政务服务双向发力,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设立知识产权工作站,设立“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涵盖茶企案件诉求受理、茶企法律咨询、加强茶企法律监督等服务,搭建检企联络“快速通道”;组建专业办案团队,成立知识产权检察领导小组,跨部门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集中统一履行涉知识产权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打造全链条一体化综合司法保护体系。知识产权“大保护”,跨区域协同监督,进一步深化毗邻地区检察协作,陕西紫阳、重庆城口、四川万源检察机关建立公益诉讼、知识产权检察协作配合机制,联动形成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格局;跨部门协同治理,法院、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发布规范紫阳茶叶生产销售秩序通告、加强配合依法促进紫阳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紫阳富硒茶”地理标志产品跨部门联动保护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长效机制。知识产权“严保护”,开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和假冒紫阳富硒茶整治行动,对辖区茶叶生产企业、茶叶加工小作坊、茶叶经营门店等茶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体检”,立案查处无证经营、商标侵权、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共同发力守护产业富民“金叶子”。
市场护航营商环境,企业效益实现“步步高”。拓展销售市场,增加消费需求。策划开展“开麦吧.茶乡”大型文旅促消费活动;结合辖区企业产品投放需求,免费在大中型城市举办产品集中推介展销活动;县电商服务中心组建专门团队,免费直播带货宣传;及时向茶企通报市场信息,帮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地理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