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将“提升企业获得感”作为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目标。二季度起,全国31个省(区、市)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4—7月密集印发新政,民生智库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梳理,以期为各地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信用监管 来 源:民生智库营商环境研究中心 郭宁 研究整理 一、政策文件梳理 2025年4月至7月中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本地实际,集中印发一系列营商环境政策文件。其中,24个省份印发营商环境综合类政策文件(如北京、天津、江苏等),统筹推进多领域改革;7个省份聚焦重点领域印发专项政策文件(如西藏、上海、浙江等),着力破解融资、监管、服务等环节关键问题。各地政策以提升企业获得感为核心,聚焦市场准入便利化、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法治保障强化、融资环境优化、市场监管创新、要素支撑保障等重点方向。现将各省(区、市)代表性文件及主要内容梳理如下: 表1 全国31个省份在营商环境领域最新政策梳理 二、重点改革举措和成效 本轮营商环境政策改革中,各省(区、市)聚焦重点领域,通过机制创新与系统集成,探索形成一系列可推广复制的实践路径与改革范式,具体体现如下: (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打造极简政务路径 北京、广西、黑龙江、山东等地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通过打通政务系统、简化办事流程,推动事项集成办理、流程再造与数据共享。北京落地第四批事项清单,黑龙江打造500个应用场景,广西深化“六联办”机制;山东创新“1530”政务服务圈,同步优化无人工审批模式,加速“无证明之省”建设,为全国极简政务服务提供实践样本。 (二)创新平台机制,赋能企业精准服务 江苏构建“一企来办”平台实现“免申即享”政策直达,重庆上线“渝金通”数智金融平台强化企业金融服务;福建实施“四通四到”机制,设立“难事专办”窗口及代办服务,形成数字平台与服务机制融合创新范式,助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提效。 (三)畅通市场主体成长路径 河南、海南推进“个转企一件事”改革实现“一次性变更”,配套“标准地+承诺制”供地、失信宽限期及算力券奖励等升级支持举措;广东构建“个体+小个体+微企”多元发展体系,发布前沿赛道场景清单,为小微企业制度性“提级”探索有效路径。 (四)细化服务场景提升办事体验 四川推进“1+3”片区窗口圈层化服务改革,细分区域场景提升精准度;辽宁、吉林、江西等地围绕公共资源交易、建设项目审批及信用修复推出集成服务(如吉林“自选式”联合验收、“打捆”审批),推动政务服务向“片区场景化”“工程项目集成化”转型。 (五)完善信用监管与退出机制 安徽、宁夏、新疆等地推进信用修复机制,拓展“信易+”应用、信用报告替代证明及宽限期等企业容错空间;黑龙江、云南试点“代位注销”、一照多址及地址承诺制,显著降低市场主体退出门槛,为柔性执法与简易退出机制积累经验。 (六)构建重点产业友好生态 海南定制“科创+旅游”等主导产业服务,贵州开展民营企业“五帮”专项行动;广东侧重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组建万亿级产业基金促进创新要素联动,形成定制化服务、精准扶持与基金引导协同的生态构建模式。 三、智库建议 基于对全国31个省(区、市)营商环境改革实践的系统梳理,结合地方探索形成的有效经验,本文聚焦政务服务提效、数字赋能及监管机制优化等关键方向,初步提出以下优化建议,助力改革从政策发布向制度集成、场景复制与实效落地深化: (一)推广高效集成服务模式,实现办事流程最简化 加快推广“高效办成一件事”等集成模式,重塑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变更注销等高频事项流程,贯通业务系统,推动无证明化、无人工审批、统一事项清单等机制标准化,构建一体化闭环式政务服务新格局。 (二)贯通企业全周期数字服务链条,强化政策直达基础 依托“一企来办”“渝金通”等平台经验,建设覆盖注册、经营、融资、退出全环节的数字服务系统,完善“免申即享”政策直达、精准服务推送及数据互联共享功能,提升企业政策获得感与办事便利度。 (三)强化法治信用支撑,完善包容审慎监管体系 深化信用机制应用,推行专项信用报告替代证明、信用修复“无感化”等柔性制度;扩大代位注销、住所承诺制等退出机制适用范围,提升市场主体流动性,构建容错包容监管环境。 结语:本轮营商环境政策改革中,全国31个省(区、市)立足地方实际,在政务服务提效、数字平台赋能、市场主体培育、服务场景创新、监管机制优化、产业生态构建六大领域形成了一批差异化实践样本(如“高效办成一件事”“个转企一件事”“片区场景化服务”等创新模式)。未来需进一步推动这些样本经验向制度成果转化:在政务服务、数字赋能、监管优化等方向加快机制标准化,同时强化主体培育、场景创新、产业生态等领域的经验复用,通过系统集成与分类推广,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营商环境改革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深化,为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