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微山县立足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持续探索创新农产品安全审管模式,推进闭环监管全程化、绿色种养生态化、基层监管网格化,全面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护航“微山湖”特色农渔品牌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闭环监管全程化。印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责任明晰、监管有力、执法严格、检测精准的监管体系。一是强化前端生产环节监管。建立农业投入品电子台账制度,实现农药、兽药等投入品全程追溯。开展豇豆、芹菜、葱等重点品种农药残留攻坚治理工作,实现重点品种全覆盖建档立卡。二是强化中端收储运环节监管。落实农产品交货查验、档案记录、自查自检和无害化处理等制度,推动从生产到进入市场前无缝衔接。各乡镇建立了农产品收储运监管名录,联合相关单位重点整治乌鳢、鲈鱼、生猪等重点农产品运输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对实施合格证主体的巡查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强化末端市场销售环节监管。实施“亮证准入”制度,农贸市场、商超落实索证索票,实现来源可查。建立“县检测中心+镇快检室+企业自检”三级监测网络,每年抽取样品400批次以上,合格率99.5%。
二、推进绿色种养生态化。围绕农业生产、产地环境保护、优质农产品供给等关键环节,强化科技赋能,创新一件事服务场景,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一是优化绿色生态种养路径。推广生态立体藕虾混养模式、微山麻鸭“一件事”,精心布局水生中药材生态种养,推进现代种养殖模式转型升级。全县浅水藕与小龙虾混养模式面积发展到4.5万亩,微山麻鸭基地规模达到110万只、年产蛋量约2.6亿枚。二是推广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全县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设备的种养殖示范基地11处,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近8000亩,智能管控温室面积1万余平方米。全县各类农业机械保有量达6000余台、植保无人机138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8%。三是创新“智慧监管”数字模式。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现代农业大数据平台中心,搭建可视化农业数据展示平台,建立健全从种养殖到餐桌的全流程信息。逐步完成全县70%重点种养殖基地信息数据库,实现设施农渔业“一张图”展示。建设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名优、生态、高效、健康养殖面积占比达到80%以上。
三、推进基层监管网格化。健全完善层层负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一是监管体系再升级。构建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监管工作体系,明确各级网格监管员和协管员职责,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二是指导培训全方位。以“三品一标”农产品在线申报、合格证开具、检测技术等重点,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开展《农安法》及品牌咨询宣讲,受训人数达1000人次以上。三是信用评价动态管。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信用自主评价、分级评价,依据信用评价结果实施分类监管:对于信用评价等级高的,降低抽查比例,减少监管频次;对于信用评价等级低的,加强日常检查,增加抽检次数。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协作机制”,将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评价结果、监督结果信息与其他部门共享信息、互认互用,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