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聚焦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以“五项行动”为抓手,纵深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特色化“五化”协同并进,通过精准施策、系统发力,持续激活营商环境“一池春水”,全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发展沃土。
一是聚焦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3.0版企业服务中心,通过“专员跟进+窗口联动”模式,整合政务、法律、金融等资源,推行企业服务“一站办”,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全盟实有经营主体16万余户,新增经营主体1.2万户,同比增长0.89%。对市场主体登记和市场监管领域12类许可采取“1+N”套餐证照联办,办理证照联办474件,证照联销104件;设立“个转企”绿色通道,办理“个转企”218件。全盟13个办税大厅启动升级转型,税务服务实现“问办协同”,线上办理成功率100%。
二是筑牢法治化根基,提升营商规则公信力。实施“信易+双随机监管”,将33个监管领域抽查事项,从315项压缩至255项,开展涉企“双随机、一公开”抽查557次,部门联合检查率98%。印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意见任务清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任务清单》,清理行政执法主体24家、执法人员371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10名;全盟行政检查案件3.3万余件,同比减少17.8%;开展“法治体检”106次,解决涉企问题81件。信用体系建设覆盖369个政府部门,归集数据121万条,在17个重点行业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完成信用修复1156次,实现失信企业跨省信用修复。
三是对标国际化标准,增强区域发展吸引力。上半年,全盟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完成1379.4万吨,同比增长19.3%;进出口总额49.7亿元。积极搭建二手车出口平台,优化服务流程,出口备案企业11家,二手车出口977辆。全盟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9.8%,外商投资企业新设11家。全盟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超过100%,二连浩特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复。二连浩特口岸入选国家智慧口岸建设试点,成为全国首个对蒙古国 24小时货运通关的公路口岸,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一体化综合性口岸。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设立“助企便民涉外服务站”,推动“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和“零等待”通关查验,加强与蒙古国通关便利化合作。
四是深化便利化服务,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推动“个转企”“结婚落户”“牛羊肉产业”“乳制品产业”等6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全盟“以旧换新”累计带动销售额超9亿元。12345热线开设2个“企业服务专席”,解决263个涉企诉求;设立“两代表一委员”履职开放日,开展活动11期,解决247件疑难工单。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走访小微企业12.31万户,累计放贷11.54亿元。“信易贷”平台放款2487笔,累计发放17.09亿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举办政企互动活动5期,帮助企业“点对点”解困;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40处,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五是培育特色化优势,打造营商品牌影响力。出台《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融合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现代能源、现代装备制造、“绿电+先进载能”、新型化工、新材料、文旅等7大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率先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成新能源规模2288万千瓦,稳居全区首位。新能源装备制造、绿电+先进载能、稀有金属精深加工等一批填补全国全区产业空白的项目落地。深挖文旅资源潜力,成功将自治区草原那达慕、全区蒙古马超级联赛打造成现象级活动IP;建成智慧文旅云平台,实现“一部手机畅游锡林郭勒”。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入选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浑善达克沙地穿越大环线、西乌珠穆沁旗99号公路、太仆寺旗“牛奶湖”高频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