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咸阳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核心任务,以“优无止境 营在经开”服务品牌为引领,创新推出“五维赋能”工作法,全方位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
一、审批提速,激活项目落地“加速器”
创新推行工业项目审批“硬招组合”,将“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联合测绘”“全生命周期协调代办”等机制嵌入工业用地标准地服务链条,制定实施“工业快批”15条改革措施,实现项目从拿地到投产全链条提速。持续推进区域评估、“极简极速”审批改革。建立行政许可“一单一图一表”清单化服务体系,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开工“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截至目前,高效办结各类项目审批备案、许可事项80余件,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50余次,涵盖项目全生命周期关键环节,办结率达100%。
二、政策增效,释放惠企利企“强动能”
系统汇编市、区两级惠企政策形成标准化手册,配套精准落实措施,通过“政策宣讲+申报代办”模式,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上半年助力科技型企业成功兑现政策奖补资金138万元。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覆盖工业、建筑、食品、特种设备等8类重点监管场景,形成“一场景一清单”,科学安排检查计划,实现“一次检查、全面覆盖”,有效避免多头、重复检查,企业迎检频次压减超60%。印发《企业项目灰名单管理制度(试行)》,通过精准预警和合规引导,避免企业直接进入黑名单,构建起“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三、服务提质,构建精准滴灌“新体系”
创新打造营商环境“四库”(问题库、点子库、企业库、案例库),并深度融入“数字营商”平台,建立覆盖70余家企业的“一企一档”数据库。依托“问题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建立“红黄白”三色分类处置机制,累计高效解决企业诉求62条,办结率达97%。实施企业培强扶优行动,建立“个转企”“小升规”梯度培育库,上半年新增规上企业1家、入选单项冠军培育库1家、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1家。同时,配套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站式”服务,实现“走访一企、覆盖一片”的精准服务效应。
四、要素提效,探索保障供给“新模式”
出台《加强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方案》,从审批、监管、要素供给等五方面推出20条硬核措施,为44个重点项目建立“绿色通道”,提供超前介入审批服务。目前已完成立项审批项目42个,完成率95.5%。积极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组织与空港新城互访洽谈活动3次,成功促成泽众慧鑫与陕西拓普达、金石3D打印与咸阳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持续扩大“政务服务朋友圈”,与延安高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局签订“跨市通办”政务服务合作协议,与空港新城签订“高效办成一件事”、“营商环境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便利企业异地办理。
五、品牌提档,打造便企服务“新标杆”
拓展“政务服务+产业园区”合作新能级,在秦创原路演中心设立“经心办”政务服务驿站。政务大厅AI机器人“经宝”正式上岗,集成经开区产业政策、办事指南、惠企措施等超100余条信息,并实时对接陕西省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可动态更新政策解读和办理要件。上线“数字营商小程序”,实现44个重点项目和辖区企业诉求上报、信息共享数字化管理,企业问题响应时效缩短至24小时内。通过深入走访项目121个、企业58家,填报陕西省市场活跃度调查问卷160次,市场主体满意度攀升至98%及以上。经开区成功入选2025年第二批省级营商环境监测站名单,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未来,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将以创建国家级经开区为契机,持续深化“五维赋能”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锻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区域发展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