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湘西州紧紧围绕“立足小切口,破解大难题”这一思路,着力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营商环境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相关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性批示。
变化之一:政策环境变优了
州委、州政府围绕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加强政策多元组合,从环境优化、制度改革、重大战略、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对已出台涉企政策强化督促落实,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两年来累计为企业和商户留抵退税23亿元。同时,新出台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比如,州人民政府出台了空置房物业费减半政策,为全州4.3万套空置房业主每年减轻物业费负担3000万元;出台车辆年检降费政策,每年为车主减轻检车负担3000万元;出台国有门面免租政策,为企业和商户减轻租金负担1.3亿元;出台破解学车难学车贵问题政策,每年为学车群众减轻学车负担5000余万元;出台破解停车难停车贵问题政策,向社会开放机关停车位5.5万个,同时降低停车收费标准,每年为车主减少停车费用近9000万元;出台规范中介服务文件,每年为机关和企业减少中介支出近7000万元;出台规范天然气报装文件,为天然气用户减轻天然气安装费用2000万元……
一笔笔数字的背后,凝聚着州委、州政府为企业和群众解难的坚定决心,彰显了湘西政策环境变优的印记。吉首市车企老板张某说:“我到省内几个地市都开有门面,对比起来,湘西州的营商政策在周边是最优的!”
变化之二:市场环境变活了
市场主体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近年来,湘西州扎实推进优化市场环境攻坚行动,着力培强培优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真正活了起来。持续优化市场准入,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实施企业开办“四减”“四零”计划(减项目、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零距离、零见面、零付费、零差评),提高“一网通办”效率,扩大“跨省通办”范围,龙山县跨省通办可办事项达1600多件,在全省领先。推广电子签章、电子发票等应用,推动高频电子证照标准化和跨区域互认共享。切实降低市场准营门槛,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州联合审图率、联合验收率达到100%,并联审批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湘西海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降低至0.48小时和0.29小时,比去年压缩比达到50%。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力度,统筹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四上”企业培育、企业股份制改造、企业上市培育等工作,今年新增市场主体2万家以上,新增“四上”企业160家以上,净增规模工业企业40家以上。
变化之三:政务环境变顺了
政务环境是衡量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湘西州以优化政务环境为抓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精简办事材料,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等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同源发布、同步更新,做到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完成州一体化平台与省道路运输系统、省医保系统“受办分离”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123个事项“一网通办”。推进工改3.0版改革,实现工改系统与“一张蓝图”系统对接,推进“开工即配套”,实现简易低风险厂房项目“拿地即开工”。实现登记与水电气联动过户,凤凰县、龙山县、高新区已实现自助缴费。全面推行办税“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基本实现所有税费事项网上办理,目前全州“非接触式”办税率达到91.43%。“信易贷”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完成线上授信金额480亿元。全流程电子招标投标覆盖面不断扩大,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率达100%。双随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20个已增加到34个。在全国率先建立“赋码保护、赋能发展、赋网服务”监管服务机制,得到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肯定。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完成12345政务热线归并整合,优化热线运行管理,全天候为群众提供政务咨询、投诉服务,及时交办、督办,全年受理热线电话2.4万个,州、县市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全年共为群众解决各类诉求15000余个,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群众的心气顺了,对政府机关的评价也逐步高了。
变化之四:法治环境变好了
近年来,湘西州把优化法治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头戏,扎实开展优化法治环境攻坚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解决法律纠纷1.8万件,为500多家企业和商户解决了合同纠纷、民商事诉讼问题。针对执法检查频次过多过乱、任性翻书执法、过度执法等问题,州委、州政府成立规范行政执法调研组,由州优化营商环境专班牵头,州纪委监委、州司法局、州工商联参与,调查发现问题60多个,大部分现场交办给相关部门予以解决。目前,州优化营商环境专班正在起草《关于推行包容审慎执法助推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今年以来,湘西州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要求相关执法单位除投诉举报、安全生产、环境整治、重点监管等事项外,不得随意对企业进行行政执法检查,原则上一家企业对应一级执法主体,杜绝重复执法。实行企业诚信免检制度,对企业诚信度进行评级分类,除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投诉举报和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检查以外,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对于评为A类的诚信企业,实施企业免检制度;对于评为B类的诚信企业,年度同一类别执法检查不超过两次;对于评为C类的诚信企业,严格执法检查。(杨荣波 李友斌 张 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