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 全面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来源:营专委      更新时间:2023/3/8      浏览:

赵鹏豪.png

开封市营商环境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赵鹏豪


  下午好!很荣幸能够在此次峰会上与各界同仁叙友谊、商发展、谋未来、共同探讨优化数字化营商环境发展的新路径。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更加优化数字营商环境、加速弥合数字鸿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近年来,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营商环境,紧扣“放管服”改革主线,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主抓手,不断探索一条具有开封特色的营商环境建设新路子,全力打造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最简、材料最少、时限最短、费用最小、便利度最优、满意度最高的“六最”营商环境。

  一、以数字赋能为核心,夯实营商环境基础

  自2018年“数字开封”启动建设以来,我市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通过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融合引擎和安全管理体系,在省内率先搭建大数据政务云中心,部署各类应用系统70余个,完成市县两级564家机关事业单位接入服务;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实现全市全光网覆盖;构建市县一体数据资源体系,向各申请单位共享数据量约4.2亿条。2022年10月份,我市投入2800万元专项资金统筹规划、全面建成汇聚数据查询、审核、共享、监管评估等13项业务的一体化政务平台,包含42个产品序列,122个功能模块,2672个功能需求,为全市金融、社保、公积金等优化营商环境领域提供数字化基础支撑,构建了“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归集应用新格局。

  二、以数字赋能为引领,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围绕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聚焦“网上办、联合审、区域评、便捷办”,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创新。目前,我市创新实施数据共享和在线核验,重点推进跨部门并联审批。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整合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电力等部门7个系统,按照立项、规划、施工、验收4个阶段,开展20类主题150个事项“集成办”;打造“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有效降低制度性和技术性交易成本,办理时限由2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工作日,54万家企业享受“多报合一”改革便利;依托“汴捷贷”普惠金融平台,累计用信4.31万户,35.19亿元;在全省率先推进“免申即享”平台建设,制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187类、572枚电子印章,向省、国家证照库推送电子证照数据62万余条;创新推出“汴企通”扫码入企平台,为全市3000家企业设立了“防护盾”;上线“万人助万企”服务平台,将全市5194家企业基本信息、3192名助企服务官等纳入数据库,有效实现“企业问题上报、平台快捷流转、部门高效办理、结果迅速反馈”闭环办理。自平台上线以来,办理办结企业问题3429件,企业满意率100%。

  三、以数字赋能为抓手,优化惠民服务模式

  深入推进数字化治理,全方位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政务服务能力,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1年,我市在全省创新打造“一门集中、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窗发证、一链监管、最多跑一次”开封政务服务“六个一”新模式,43项便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群众跑动次数平均减少84.3%,申报材料平均减少58.2%,总体简化率60%。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办理环节由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五个环节减少至“一个窗口、一次办结”,办理时间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40分钟办结;打破体制羁绊和属地管理障碍,推出100项高频民生事项“全城通办”“异地可办”;普货运输车辆网上年审等10项道路运输高频事项都实行了“跨省通办”;积极拓展“指尖即办”应用领域,上线城市门户APP“汴捷办”,推动教育、公安、社会保障、民政、税务等1345高频事项“掌上可办”。聚焦群众关心的堵点、难点问题,先后打造运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智慧城管便民服务系统,有效解决人民诉求问题11万件,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借此机会,也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各方朋友常来开封调研指导工作,为开封优化营商环境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最后,预祝此次高峰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热门文章
联系方式

电话:010-63691827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5层

邮编: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