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常务副区长 李妍
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是当前稳预期、强信心的关键举措。数字经济时代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顺应信息化的时代大势,就需要我们从优化传统营商环境向构建智能化的数字营商环境转变,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北京东城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是国家中枢、千年古都、文化名城、人间画卷和宜居福地。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首都功能核心区战略定位,加速“崇文争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造出“紫金服务”引领、数字化政务赋能、全要素政策支持保障的三位一体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以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为目标,推动实现审批更少、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连续四年在北京市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前列,入选北京市率先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5年来,东城区新设企业2万余户,为企业免费刻制公章1.8万套,节约成本近600万元。2022年,东城区在41.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GDP近3200亿元,人均GDP达到7万美元,增速5.5%。
“紫金服务”引领,企业服务品牌持续擦亮。“紫金服务”品牌是东城区为打造首都核心区“企业服务”标杆。“紫禁之东”隐喻特殊区位,“紫芝眉宇”代表品质高贵,“紫气东来”寓意吉祥繁荣,我们搭建三级管家服务体系,向企业开展暖心、贴心、用心的“三心”服务行动,做到企业吹哨、政府报到,企业鸣金、政府收兵,有事相助、无事不扰,营造“共生、共享、共治、共创、共赢”的新生态,切实提高了驻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我们走访问需于企,以“故宫以东·政企会客厅”为引领,完善区领导联系重点服务包企业机制,区领导及管家单位走访企业450家、1135家次。我们搭建服务平台,做好“线上接诉求、线下联动解难”,用好“服务管家吹哨、总管家统筹、责任部门报到”机制,对接企业诉求千余条,满意率达100%。我们创新支撑载体,打造23处紫金服务驿站,组织多场企业家沙龙活动,提升产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生态凝聚。我们升级服务内容,为驻区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特色化服务20类75项。我们送上紫金健康大礼包、文化大礼包、体育大礼包,健康咨询范围拓展至450家服务包企业全体员工,惠及10.7万人,获得企业好评;免费发放2100余张传统艺术及重点企业“紫金文化”专场演出票,丰富重点企业员工文化生活。
数字化政务赋能,营商环境能级持续提升。在智慧政务方面,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咨询和网上办事,区级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5.17%。拓展226类电子证照应用场景,为企业在办理820个政务服务事项中减少所需材料1389份。在市场准入方面,在全国率先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超95%;实现办理身份认证、营业执照、刻制公章、申领Ukey和发票、员工参保登记、银行开户等环节全程网办,全流程、全环节便利企业,实现企业开办“一天全办好”。办理环节大幅压缩,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3天压缩为0.5天办结。聚焦企业需求,立足小切口先行先试,以数字化推动微改革、微创新,大型连锁企业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及许可证信息变更可通过线上“e窗通”一站式办理或线下绿色通道集中批量办理,实现环节减半、0.5天办结,肯德基、必胜客、瑞幸咖啡等大型连锁企业频频点赞。在不动产登记方面,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纳税费“一网通办”,综合窗口办理率达100%,当日办结率超95%;网签、登记、核税等事项一次申请、并联审核,办理时限由5天变为2小时出证。在纳税方面,率先推行“十七税合一”综合申报,表单填报数量减少2/3.数据项减少1/3;率先推行发票自动审批,自动审批量占91.5%;推广“智能退税”,率先实现企业“零填报”;“最多跑一次”办税事项扩展至189项,100%覆盖企业涉税涉费事项;“全程网上办”清单事项已达173项,实现全部常见涉税业务网上办理;108个事项实现掌上办。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在北京市首创在楼宇、园区内设立“智税微厅”,实现企业不出楼宇、园区即可“零距离”办税。
全要素支持保障,产业集聚发展持续赋能。聚焦“金融+总部+科创”的产业发展主体范式,明确了“主导产业拉动明显、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业态新模式充满活力”的总体战略目标。通过摸清产业空间家底,在城市更新中持续拓展产业空间,聚焦信达中心、永外城等增量空间,把所有的闲置资产盘活,扩大承载产业的版图,打造主题鲜明、层次科学的产业空间梯队。注重数字化政策集成,打造东城区产业发展全要素政策服务包,发挥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引导作用。紧盯空间活化,将产业空间与产业细分领域相结合,谋划产业组团发展,吸引更多高附加值、高科技度、高先导性、高枢纽性、高辐射性的企业,形成高朋满座、顶流荟萃的阵势。
优质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我们将持续以数字赋能优化营商环境、聚商策略、富商资源和适商生态,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我们聚焦营商环境“新政策”,为经济发展再蓄动能。坚持“五子联动”,紧抓“两区”建设机遇,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中,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持续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办事流程再优化、办事时间再压缩、集成场景再拓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更多活力。
我们聚焦紫金服务“新生态”,为企业发展再添活力。召开2023年“东城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持续提升东城区营商环境影响力。深化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提升紫金服务品质。整合区级各类服务资源,做实紫金人才公寓,探索为重点产业项目、产业空间组团派驻项目服务专员,构建由服务管家团、服务驿站、特邀监督员、企业家沙龙等要素支撑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形成“紫金服务”新生态,营造“需求有回应、服务有代办、政企有互动、企企有合作”的营商环境氛围,为驻区重点企业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我们聚焦支持保障“新格局”,为产业发展再出实招。强化产业发展长效政策支撑,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文化为底色、以金融为引擎、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编制细分产业组团引导目录,研究发展支持措施,建立健全监测分析机制。将产业细分领域谋划与政策体系织补完善、空间资源活化利用、产业组团发展、服务能力提质增效等一体谋划、综合考虑、统筹推进,赋能服务业转型升级,为优势产业发展增添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