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产业为王 探索建设新时代数字营商环境新高地

来源:营专委      更新时间:2023/3/8      浏览:

徐斐.png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徐斐


尊敬的各位企业家、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作为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很荣幸能够受邀参加此次峰会,上午听了各位领导、专家关于数字营商环境的发言,很受启发,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以招商引资,服务经济发展为重心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非常值得学习。

  天津经开区,缩写为TEDA,音译为“泰达”,有安泰、通达之意,是1984年由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历经近40年发展,泰达人秉承“开放、开拓,励精图大业;求新、求实,众志建新城”的泰达精神,从盐碱荒滩起步,从最初的不足40平方公里到现在总规划面积403平方公里,汇聚8万家市场主体,形成了“4大高质量产业集群。包括汽车及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料3个1000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1个超500亿级产业集群。成为了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天津开发区也从最初星星点点的厂房到万家灯火的现代化城区,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从业人口近60万人。区内世界第七高楼——周大福金融中心屹立核心,滨海图书馆等网红打卡地遍布各处,世界著名音乐学府—茱莉亚学院的首家海外分院正式对外,授予纽约茱莉亚学院硕士学位。国内首家获得三块JCI金章的泰达心血管病医院以及泰达医院等三家三级医院坐落区内。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各项配套已臻完善,成为了产城融合的典范。以发展实践,有力验证了邓小平同志“开发区大有希望”的光辉预言;以实际行动,全面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强调的“创造良好氛围,营造优质环境,要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中国的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

  如果说天津经开区近40年的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自始至终对于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视,泰达建设之初就提出了“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的响亮口号;最早提出了建设“仿真国际投资环境”,“九通一平”,“新九通一平”的标准体系;最早实施“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战略构想。

  近年来,天津经开区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投资环境建设进一步转变为以“构建全生命周期、投资吸引力和服务与监管”三位一体的系统化建设思维,致力于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具有泰达特色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我们在营商环境改革领域出台1+8营商环境总体建设方案,落实三十六项行动计划,被广大企业称为黄金36计;牵头组建京津冀三地国家级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合作联盟,推动了四批179项事项在京津冀三地自贸区“同事同标”,发布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举措110余项,率先推行“一企一证”、“政策找企”、“跨省通办”、“企业服务三张清单”、“柔性执法三张清单”等“放管服”重要改革创新举措。

  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新路径的思考

  但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们的改革也一度进入了瓶颈期,原有改革模式的加速力已不足以打破现实困境;准入准营审批减环节、减时间的做法催生了一个个抓眼球的“噱头”,但没有达到全面提升企业获得感、提升企业满意度的预期目标;各项指标的优化提升,在招商引资,服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吸引力也略显不足。种种问题和挑战进而引发了我们对工作的进一步思考。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关于数字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各地方也都在谋求以数字赋能,强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径。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谋求改革突破的信念。2021年我们启动了相关研究工作,与北京零点有数合作完成了包括平台经济在内的各主导产业营商环境调查研究。中国石化规划院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老师也予以了指导,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产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更是将数字营商相关概念纳入到研究中来,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数字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发展。去年,我们与中国信息协会合作,参与起草了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和产业营商环境团体标准,以标准为基础全面开展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优化工作。

  二、关于开展数字营商环境优化的地方实践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发展路径。以《天津经开区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为纲领,以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前瞻布局一批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领域重点项目,并针对项目生产经营实际问题,着力打造数字基础、数字载体、数字政务、数字产业、数字贸易、数字创新、数字服务、数字治理八大环境。逐渐形成“以环境带场景,以场景促招商”的正向循环。

  比如,在优化数字基础环境上,发挥全国首批5G外场试验核心区示范效应,建成5G基站超5500个。在优化数字载体环境上,以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为核心,建设形成了天河数字经济产业园,进一步聚拢上下游企业,完善数字生态。在优化数字政务环境上,与市场监管、税务、交通运输委、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共同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下的政策创新,开发平台经济企业集群注册平台,实现自由职业者注册个体工商户,集群秒批;实现互联网医院、网络货运一企一证。在优化数字贸易环境上,以“海陆空”产业应用为牵引,建成运营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获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加强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签署支持航空航天产业补链强链发展的合作协议。在优化数字产业环境上,推出了400多项先行先试改革措施,相继落地了全国首笔跨境人民币国际保理业务、首笔数字人民币保理业务、挂牌天津首单数字交易服务项目;在优化数字创新环境上,布局一批数据基础设施平台和算力中心,推行“数字孪生+产业”试点应用。在优化数字服务环境上,引入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改造平台,为产业数字化提供咨询、设计、融资等综合服务。在优化数字治理环境上,深化同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德国技术监督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合作,推进泰达数字服务国际标准互认等。各项举措贴合实际,解决产业现实问题,有创新、有探索。

  三、通过优化数字营商环境取得的成效

  通过环境优化,天津经开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目前已聚集超过4000家,其中以美图美事、抖音直播生态产业园为主要载体的直播经济异军突起;猎聘、几何外包等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亚投行数据与综合业务中心、科勒资本等国际化金融机构相继投资入驻;美团、链家、爱奇艺、58同城、猎聘、途家、顺丰等一批新兴产业龙头项目在经开区加速发展;高济医疗、零氪科技、京东健康等近50家优质互联网医疗平台实现快速集聚;百度云、浪潮等大数据分析应用领域头部企业相继落户。基本涵盖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全部种类领域,数字产业生态基本健全,在四大主导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以国内少有的以全牌照金融和全业态平台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2022年天津经开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过1700亿元,年新增智慧工厂12家、企业云平台11家,生产线智能化改造34家。经开区数字服务及相关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超过40%,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交付或实现的服务出口比重超过60%。

  各进驻企业依托经开区优势资源和优良环境,不断推陈出新,攻克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在各自领域中取得了绝对的竞争优势。中汽中心工程院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一个和实际汽车环境风洞一致的数字孪生体,实现复杂试验场景在数字孪生环境风洞中的模拟复现,有效提高汽车热流场开发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精诺瀚海通过数字化平台,“搭积木式”组建企业需要的功能组件,形成适合企业的个性化定制平台。约翰迪尔创新引入“数字挖机”思维,构建新的工业机械设计路线,实现“几何样机”向“性能样机”的实质转变。泰达心血管医院依托5G医疗专网开展“立体120救援项目”,开创了互联网启动持续急诊急救的空中120生命救援新模式。贝壳技术针对线上看房业务,打造VR看房、VR带看等产品,有效还原真实房屋细节,让用户实现在画面中的自由游走。企业的各项创新不但解决了企业自身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更为产业的进一步集聚提供了示范效应。在经开区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真切的发现一个环境的优化,一个平台的配套,往往比减时间、减环节甚至政策补贴来的更有吸引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具体要求。虽然当下数字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受到很多制约,存在很多问题,但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决心是不变的,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这也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探索、交流、合作、共享,以地方实践成果。这也是本次峰会的重要意义之一。在此也希望天津经开区的实践举措能够进一步得到复制推广,能够与各地一起携手共同探索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发展新路径。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

热门文章
联系方式

电话:010-63691827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5层

邮编: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