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信用研究室主任 周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参会来宾:
大家好,非常荣幸受邀请参加首届中国数字营商环境的高峰论坛,我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要开展的工作是围绕社会系统标准化,今天我想就“标准化助力数字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和大家交流一些自己不成熟的认识。
我的汇报主要从三个维度,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简单说一下,第一是关于数字营商环境的背景和意义。从国家重大需求来看,这一次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对数字经济做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位,同时也提出要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当中,都对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及加快推动数字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崛起,国家层面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应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相互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数字经济时代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协同发挥作用。前面一些专家也明确提出在政府发挥职能作用方面,特别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数据要素的引导,包括提升政府的履职能力的自我调整和演化创新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性要求。
当前,市场自行调节的机制和能力还处于不断发展当中,因此整个数字营商环境的建设属于一项逐步复杂、边界不断变化,以及内容不断细化的系统性工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营商环境数字化发展是现实“物理空间”和虚拟“数字空间”的耦合,也是数字经济背景下一个大势所趋。
因此,要打通“信息与数据的孤岛”,增强跨界的协同能力,优化政务服务的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要素的流通和监管的公平性,对于当前构建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块我就不继续展开了。
我想重点说一下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大家对构建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定位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持续的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软环境”上实现新的突破。“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了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我们要面对新形式、新挑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是当前我们优化数字营商环境的一个新课题。
从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我们可以看到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包括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逐步提升,其中明确的提到了八个领域的重点任务。包括前面很多专家提到关于数字基础的设施、数据要素的作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等。
这里面大家要关注一个点,就是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我想这个点可能会对数字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视角有一个拓展,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几年整个数字化发展当中,有这样几个视角。
第一是大家提的比较多的高频词,关于数字政府的建设。去年国办发的十四号文里,明确在应用数字技术和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关于政务服务的流程优化、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及履职能力的提升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对数字政府建设重点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和监管能力的提升。
第二是数字化的公共服务,更多在当前数字政府的建设基础上,怎么把数字基础设施广泛融入到生产生活,包括电政务服务水平方面去拓展,我想这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新场景和发展大势所趋。
第三是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提到了几个关键的内容,一是创新协调治理模式,二是增强政府的数字化治理能力和完善多元共治的新格局。我们可以看到数字经济的治理体系架构基本搭建起来了,这也为我们利用数字化技术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一些发展的思路和具体的措施建议。
最后,从标准化助力数字营商环境举措这个角度,我在几个方面有一些思考和认识,今天我们参会的专家更多是从制度建设、平台的搭建到规范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和意见。标准从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与战略、规划、政策并列提出,标准体现也成为高质量发展六大保障体系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给予了一定的肯定,标准已经与政策、规划三位一体成为国家基础制度的重要方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当中,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
其实在数字营商环境建设当中,标准化及其标准化的治理能力完全能够为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技术支撑,也为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个重要的手段。我想这里面有几个总体的思路。
第一是围绕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营商环境的新要求,坚持全局意识和系统思维,坚持需求和应用导向。在标准制定的过程当中,主要的出发点是标准来源于需求,同时标准面向解决问题。在数字营商环境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着各领域、各环节标准缺失,特别是前面有专家提到落地实施过程当中,出现了不统一、不规范、不全面的一些问题,包括在政务服务当中,明面是完善了,实际上还有很多繁琐的一些资料,包括资料的规范性、统一性不够等问题。我想这时候可以借力标准化手段,贯彻标准化思维,加快一些具体操作实施层面的统一和规范化。
这里面有几个总体思路,一是建立数字营商环境建设标准化治理思维。这里面可能有展开很细的内容,就是怎么去借力标准化的手段,在规则制定统一的前提下,在具体落地的情况下,怎么加强标准。比如在一些数据开发利用方面,数据字段、数据长度、数据的目录、资源交换的接口方式、表达形式都可以以标准化的手段来展现。包括平台的整合共享、平台的交互方式等都可以借力标准化,还有一些共性的办公应用和关键的政务应用也可以借力标准化,这是应用标准化的思维来助力营商环境建设。
二是创新推动数字营商环境建设标准化战略实施。有了整体的标准化治理的思维,怎么在具体的落地层面上战略的实施,包括一些很细化的内容,比如整体标准体系架构的设计,一些关键、重要、急需标准的研制,标准的实施指导、标准的跟踪评估,以及标准未来支撑整个体系建设的动态可持续的发展等。其中具体包括体系的设计,整个标准化的共建共治机制,怎么利用标准达成共识、协同推进等。
所以具体来看有几个分析的举措,一是完善政府标准化的治理体制。刚才我前面讲到总体思路里面涉及到标准化的共治思维。这里面具体落实下来,其实涉及到标准化在具体落地层面与各部门,各行业同规划、同推进和同落实的标准化工作机制,解决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问题,形成一套标准化治理体系。
二是构建整个数字营商环境的标准体系设计。标准体系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前面讲到标准来源于需求,我们有一个需求怎么样通过达成共识的标准来解决大家规范统一性问题。在制定标准的时候不能是散装或者零星的标准来解决某一项标准化问题。这时候我们可能要建立一个系统化思维,在这个领域当中,到底缺失的标准有哪些,标准和标准之间是怎么样的关联关系,相互衔接的一组标准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标准体系的作用是解决一套标准化的顶层设计,重点坚持业务协同、共建共治、持续发展和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标准体系设计上体现体系结构的逻辑自洽以及标准之间的有序衔接,并且考虑到未来现实的需求发展保留一定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也就是未来新制定标准不能影响已有标准之间的关联关系,有这样一个开放接口。所以标准体系是整个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会为未来指导标准的制定、修订、完善等提供整体的实施规划,我建议在数字营商环境方面可以考虑在标准体系层面做一个顶层设计。
三是建议以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作为一个切入点,推动当前标准体系的落地实施问题。如果制定标准体系,可能会落实哪一些,如刚才前面说的一些数据的开发利用、平台的共享整合等等,这可能属于一些技术型的标准。在制定过程当中还会发现一些重点标准,比如政务服务的流程标准,一些要件提供的规范化标准,包括政务服务效果统一评估的标准等。
这些重点标准之外,可能还会存在一些急需标准,也就是当前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里面我们可能要排出一个整体的实施规划。那么技术标准应该有序推进,重点标准应该用什么具体推进的方式,按照工作的节奏,以什么样的步骤去实施。一些急需的标准可能要急用现行,解决当前关键技术问题的标准化统一性问题,我们用标准来解决。
这里面建议以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作为一个切入点,推动落实数字营商标准化的建设工作,这里面可以应用一些新型的数字化技术,以政务服务标准化为手段,以推进数字政府的改革为着力点,以“统一入口、统一支撑、统一标准、统一数据”为技术核心,深化在数字营商环境当中首要解决的政务服务标准化的建设。
当然政务服务只是其中一个,今天非常高兴听到前面包括吴主任,其他几位专家提到了关于诚信政府建设需求,信用一直在整个社会治理当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我想信用标准化也是整个营商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当前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当中主要体现在诚信政府建设当中,如怎么去诚信履职,一些数据的采集、共享、应用、评价、管理等,怎么能够支撑诚信政府建设,这里面可能涉及到信用标准化的问题做相应的支撑,这些都可以统筹在政务服务标准化切入点当中做一些深化落实。
第四方面,标准的作用在于应用,标准化的“化”字是能够落地实施,标准化本身也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标准化治理的本质也是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多方力量参与、协调和推动。同时标准化的成果重点能够发挥转化应用和协同共治的效果,在数字经济时代以营商环境优化为目标,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政务服务标准化作为一个切入点,构建数字政府等营商环境的新优势,以产业标准化作为未来的手段,推动营商环境的提质升级,以点带面,条线结合,从而助力整个数字营商环境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一个主要的举措还是把标准化的“化”字真正落地实施,怎么应用标准化的手段来助力标准化战略的落地问题,这里面涉及到标准的评估、持续改进,现有标准的持续完善、修订等。这里面还有一些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包括新的需求产生和原有的一些标准化工作的有效衔接等。我想标准化是助力营商环境的一个有效手段,今天斯兰会长也谈到关于目前专委会正在开展的数字营商环境评价的标准等,一系列标准正在推进当中。我觉得这也是未来真正能够落地应用标准化,助力数字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我们也期望未来能够在这方面共同参与,多作一些贡献。
我主要汇报的内容就是这些,最后预祝今天的大会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