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协会优势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务实笃行

来源:营专委      更新时间:2023/3/7      浏览:

斯兰.png

中国信息协会营商环境专委会执行会长  斯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值此关键时刻,我们相聚北京,出席首届中国数字营商环境高峰论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信息协会营商环境专业委员会,向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给予会议支持的各方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数字经济时代,营商环境建设离不开数字赋能,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已成为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可以说,通过数据赋能,将数字技术与营商环境有机结合,突破时空限制、提升政务服务绩效、实现精准治理、促进公平公正,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基于数字赋能而进行营商环境构建,推进实践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仍将是新发展格局下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

  新格局、新挑战、新思维、新机遇,优化营商环境涉及领域广、部门多,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和重中之重。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推动数字经济时代营商环境建设的跨越式提升,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信息协会于去年1月28日成立营商环境专业委员会,中国信息协会营商环境专委会成立以来,致力于专业领域,发挥信息化、数字化资源优势,务实笃行,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探讨。

  1、研发平台,为高质量营商环境提供服务支撑。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全面开放共享、优化平台系统结构功能,提升在线政务服务能力,是科学提升营商环境整体服务质效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为此,我们营商环境专委会研制了我国首个“中国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平台”。这个我就不展开讲了,接下来我们副秘书长将会为大家详细介绍。

  2、实践创新,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多维度视角。

  当前,各先进区域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围绕“放管服”改革,各项举措不断迭代更新,各地涌现出来的营商环境创新之举,越来越呈现出主题多样化的趋势,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我国数字营商环境发展迅猛,各地不断涌现出一大批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典型做法,为在全国复制推广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营商环境迈向数字新高度。

  因此,我们于2022年10月开始面向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营商环境服务机构,征集数字技术赋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实践案例369篇,经过严格的遴选,共26个案例入选《中国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实践报告(2022)》。

  就是大家手里的这一本。这本报告通过立足数字时代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任务要求,从数字赋能角度探索了中国特色营商环境建设的新路子,通过对不同地区实践经验的分析和总结,从数智应用、数据共享等不同维度,呈现数字技术赋能营商环境的典型做法,构建数字营商环境的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同时进行了较为严谨的范式分析。

  今年我们会继续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探索创新,聚焦营商环境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征集率先在破解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长期性问题上推出的新理念、新模式、新举措,运用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的创新应用场景,择优入选《2023中国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实践报告》,并在第二届高峰论坛上发布。

  同时,我们拟会同相关单位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大赛,面对新格局、新思维、新机遇,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刚才吴小雁主任讲到“加速数字化思维养成,将数字化认知、数字技术与工具持续融入“放管服”改革,系统性重构政务服务场景,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更多创新成果推动数字营商环境体系构建”

  3、标准引领,提升产业营商环境核心竞争力。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产业园区是企业聚集和产业发展的载体,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本质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新发展格局的当下,营商环境更成为区域竞争的破局点、比拼的关键点、抢夺的制高点。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以数字化改革思维营造园区产业营商环境,以产业营商环境的优化实现主导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是打造产业经济发展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的重要途径。

  当今时代,数字化方式正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新产业、新业态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市场管理规则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这就亟需政府通过构建适应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吸引力、竞争力赋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入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营商环境专委会针对产业发展中特定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以及服务监管的堵点和痛点,从制度法规、公共服务、产业服务三个维度来发现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从市场准入与清算、产业监管、法治保障、信用环境、社会风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产业生态、产业服务、投资建设、生产保障十一个方向搭建产业营商环境体系架构,构建了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产业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这套产业营商环境团体标准,将对园区产业营商环境的优化起到基础性的支撑和积极的促进作用,接下来,我们将依据此标准建立产业营商环境的科学评估机制,有效提升园区产业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以产业营商环境优化,培育优势产业生态链条,促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营商环境“软环境”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另外,还有一个方面,不得不说一下。

  目前,ESG投资与ESG实践是当代全球前沿趋势,“优化营商环境”和“ESG发展”已经密不可分,成为地方政府、企业、投资人在实践当中找到的倒逼体制机制创新,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聚焦长远高质量发展的、符合时代趋势的应对之策。

  ESG与传统投资方法的整合是未来的趋势,ESG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为此,我们牵头起草制定了适用于我国基本国情的,符合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单位需求的《ESG评估标准》,目前这个标准已经在全国团标信息平台公示。

  产业园区提升ESG管理能力,做好ESG发展表率,也终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洼地的必然之举。

  4、高效精准打好惠企服务组合拳

  适应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下的营商环境,必须关注企业“生存之难”、解决企业“发展之困”、实现企业“预期之稳”,这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关键所在。为此,我们营商环境专委会打造了系列助企服务,多方位、多维度赋能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首先,依托中国信息协会传统优势,我们牵头编制了数字化能力建设的标准,这也是我国首个数字化能力的团体标准,为企业数字化能力体系建设、提升及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次,我们为企业构建了培训体系,开设公益讲座(也就是营商环境讲堂),免费协助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并为企业培养内审员。同时,在营商环境讲堂中还会为企业提供政策汇编、专家解读等内容。

  再次,我们联合国内专业律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包括合同管理与风险防控、法律风险与防范举措等内容。

  然后,专委会还将搭建银企金融服务的桥梁纽带,为企业提供丰富的金融服务,包括融资性担保、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在线路演等,有效满足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

  最后,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中国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观察网”设立了“企业之声”专栏,关注市场主体需求,助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对称。

  今年春节上班第一天,河北省就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省委书记倪岳峰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责任,希望广大企业家当好营商环境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建设者。也就是说,每一个市场主体既是营商环境的受益者,也应该是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和共建者。

  (我认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企业和政府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5、走进一线,开展“营商环境万里行”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有关单位、行业组织共同开展营商环境万里行系列活动。

  我们将组织新闻媒体、专家学者和志愿者,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开展营商环境城市行、县域行、园区行、口岸行等活动,利用政策宣讲、案例解剖、新闻采访、明察暗访、座谈走访等形式,倾听市场主体声音,了解基层真实生态,体验一线的速度、温度和力度,并对这些需求进行全面、综合、深入、多元的分析,形成正确认知,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助力地方政府敏捷响应,精准提升营商服务效能。服务企业群众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而企业家同样也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当成自己的责任,多一些建设性反馈,多一些正能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良好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万里行”活动,将记录下新时代新征程中各地、各行业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足迹,不断提升企业和人民群众对营商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新格局下高质量发展。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作为国家一级协会中首个专注于营商环境领域的专业服务组织,中国信息协会营商环境专委会希望借助“中国数字营商环境高峰论坛”这个平台,以开放的姿态与大家通过深入交流、深度对话、深刻思考,传播经验,贡献智慧,共同探索新发展格局下营商环境创新实践的优化路径,疏通影响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堵点”、消除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攻克制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难点”,打造营商环境持续提升的“亮点”,服务政府,服务产业,服务企业,为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绵薄之力。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热门文章
联系方式

电话:010-63691827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5层

邮编:100045